行業分析丨美業行業前瞻與市場分析
美業是一個剛需、高頻的消費市場。廣義上的美業包含美容美發、美甲、化妝、美體等多個細分服務行業,美業服務既有基礎居民服務性質,又能產生極高的附加值。隨著消費升級和“顏值經濟”的不斷驅動,美業在中國的發展非常之快。
未來美業市場規模預測
根據數據統計,目前中國整個美業(泛指美容美發美甲行業)市場規模很大。美業線下專業店超過百萬家,整個線下高度分散,全國統一品牌的連鎖店、旗艦店等沒有一家能夠占據5%的市場份額,未來幾年整個美業市場的規模還將翻倍?;诿缊F點評所覆蓋的2300多個城市、150萬美業商家數據,美業市場規模令人欣喜,其中2017年美業市場規模約為1.12萬億,且市場年增速保持在15.1%,預計2022年將達到2.2萬億。
美業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
目前,美業呈現出“高更迭”的狀態,自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一年期間,行業新增門店比例為42%,而關店比例為28%。這意味著,萬億規模的傳統美業已經到了轉型升級為“新美業”的關鍵時刻。一方面是服務亟待升級。“推銷泛濫”、“服務良莠不齊”、“信任感缺失”等成為了消費者對傳統美業的固有印象,也是美團點評雙平臺用戶對美容、美發、美甲為代表的美業商家差評數據的高頻關鍵詞,例如,平臺上有66%的美業門店星級為三星,28%為三星半,僅有5%的門店在四星及以上。另一方面,美業需要產業升級和結構性轉型,因為美業已經從增長型行業(高出生率、低死亡率)變成高競爭行業(低出生率、高死亡率)。
美業O2O想要顛覆傳統的消費模式,歸根結底要做的還是給商家帶去有消費能力的客戶,同時依托線下資源為消費者找到優質的商家,并用好的服務體驗作為最根本的保證。今后美業O2O無疑是繼滴滴快的打車市場后的下一個爆發點并可顛覆傳統消費模式。美業利潤高,加之女性消費欲旺盛、消費能力強、消費品次逐年提升,因而美業O2O商機無限,“錢”景巨大。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0-2025年中國美業O2O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第一節 美業市場消費分析
一、消費者收入分析
圖表:美業消費者收入分析(單位:元)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美業消費者都是具有一定的收入且收入水平偏中上的群體,其中月收入在6000-10000元的消費者是主力,其次是月收入10000元以上的群體。
高學歷且收入在 6K 以上,對美的要求高,具有很強的消費欲望,并且多數是白領,具備這種消費能力。而收入越高,消費者對保養和休閑享受的消費需求也越高。
二、消費者學歷分析
圖表:美業消費者學歷分布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三、消費者購物習慣分析
市場調研表示,美容消費者去店里接受服務的頻率最高,平均每月2.8次。美業會員顧客占比7成,會員消費者的消費頻率更高,每月約3.6次,這跟美容項目的療程性有關。美發消費者的消費頻率為平均每月0.7次,也就是說消費者大約43天將去一次美發店。其中,男性消費者頻率大大超過女性,購買洗剪吹服務的消費者比例最高。此外,美甲消費者平均消費頻率為每月0.5次,養生消費者為每月2.4次。
四、消費需求分析
圖表:消費者每月用于美業方面的花費情況(單位:元)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42.5%的消費者每月在各美業項目上消費500~1000元,其次每月消費300~500元的消費者占比35.3%,每月消費1000元以上的占7.4%,有14.8%的消費者處于300元以下的較低消費水平。
圖表:美業消費者搜索店鋪距離范圍情況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消費者在線搜索周邊店鋪時,搜索和查看1公里范圍內店鋪的占41%,1~2公里范圍內店鋪的占32.6%,2公里以上的只占26.4%。而消費者到店消費半徑仍是1公里范圍內最多,比例高達57.5%,遠超同范圍的在線搜索比例。而選擇1~2km范圍內到店消費的消費者占26.3%,到2km范圍外的店鋪消費的比例僅為16.2%。從上面市場調研的數據的來看,消費者偏好就近,因此店鋪在選址的時候,應該選在人流量大或者人口居住密集的地區。